6月1日—2日,2019“中关村(济南)产业基地杯”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比赛吸引了来自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等121所高校的786支代表队参赛,选手达2000多人。
经过激烈的角逐,上海大学的自强跟随队、重庆文理学院的CQWLI-CRE2队、济南大学的随便起队等25支队伍获得冠军,还有另外25支队伍获季军,25支队伍获亚军。
大赛同期举办的2019中国服务机器人发展论坛暨产业对接峰会,同样落下帷幕。持续两天的技术交流和科普盛会将天桥区推向机器人高端产业发展新高峰。
科技盛宴
共享机器人研究应用成果
据介绍,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是国内最具影响力、最具权威性的服务机器人比赛,旨在推动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制和市场应用,加强各研究单位的交流和合作。本次大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桥区人民政府,北京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中关村(济南)产业基地共同承办。
作为中国机器人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服务机器人专项赛共吸引了来自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济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等121所高校的786支代表队参赛。竞赛包括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助老服务机器人、教育服务机器人、农业服务机器人、体育服务机器人六个竞赛单元,共40个赛项,涵盖了公共服务领域的热门应用场景。
大赛同期还举办2019中国服务机器人发展论坛,汇聚了中国机器人学术界和产业界著名学者、专家和业界精英,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服务机器人行业应用等多个维度,交流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探讨人工智能热点前沿技术和学术成果。
全国政协常委、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分享了关于“智慧医疗促进分级诊疗”的研究成果,长江学者、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孙立宁就“多学科融合促进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发展”作了报告,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高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原魁作了“实时图像处理与智能服务机器人”的专题报告,还有人工智能与心脏健康、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及应用、康复辅助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等多个专题,讨论了领域共性难题,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促进了技术创新资源集成和共享。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作了专题推介,并与部分专家学者达成产学研合作共识。
先行布局
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本次大赛是济南市首次举办的机器人领域的全国性赛事活动。作为承办方,天桥区近年来正逐步向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壮大人工智能项目发展,并在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先行布局。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日前已形成了新材料、光电通信、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五大产业体系,并将人工智能作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悄然拉开了机器人行业的成长序幕。
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大会嘉年华活动中,济南科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走进鸟巢,利用其高精度伺服系统精确定位技术及多驱协作技术,出色地完成了《吉祥吉祥》表演。节目中,九只孔雀与演员之间的整体互动,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舞蹈演员的完美融合。
科亚电子有限公司是天桥区2016年引进的一家从事多功能智能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发的企业,拥有国内首家且唯一完全掌握四象限再生制动的技术。其研发生产的机器人产品被广泛应用到军工装备、包装机械、特种焊接、仓储智能物流设备等多个领域,并为京东的智能分拣机器人提供核心控制元件。
目前,该公司凭借独步全国的伺服控制技术,已经成为中车、京东、新松机器人等行业巨头的战略合作伙伴,被列为全省第一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
相继落户园区的还有山东德晟机器人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的智能丝扣自动检测激光设备填补了世界空白,并将在未来5年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机器人研发、维修及服务基地。
去年4月份,中关村(济南)产业基地落户园区,同步签约了22家来自中关村海淀园的优质企业,一批富有活力和潜力的人工智能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在园区集聚发展:重复定位精度0.01毫米的芯合HPI工业机械臂机器人运营投产,奥法科技的AI智能交互技术在园区建立了集信息聚合、智能管理、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为一体的智慧园区管理服务体系,还有中央智能环境系统、智能管网巡检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项目等新兴智能制造项目正加快落地投产。该基地1周年之际,又引进了方德机器人、聚一天工工业机器人、北京星闪世图大数据处理、眸视科技机器人视觉处理等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实现了智能制造产业由点到面铺开、由单一环节自动化向全面智能化转变,成为带动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的突破口。
“机器人革命’已是潮流趋势,机器人将成为带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增长点。”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赵新生表示,目前,园区已将发展机器人产业纳入智能制造重点发展规划,以中关村(济南)产业基地为载体,重点培育和引进行业领军企业、重点企业、苗子企业,着力发展工业机器人,鼓励发展服务机器人。
今年,园区计划引进20家左右机器人项目,努力打造以“人工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云工厂”为核心的机器人产业链,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聚才引智
为智造之城注入新活力
大赛期间,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重点推介了园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情况和规划布局,并向所有与会的专家学者、高校人才抛出橄榄枝。与部分专家学者达成产学研合作共识,与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挖掘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团队、企业和创业项目来园区投资创业。
本次大赛是天桥区在区域产业升级、发展人工智能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通过以赛为媒、以赛引才,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产业各类资源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推动优质项目快速落地。”天桥区委书记刘程华表示。
对于招才引智,天桥区近年来除了贯彻落实各级人才政策外,还坚持以“凤栖天桥”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人才引领培育工程、人才平台载体提升工程、人才服务精准化工程四大工程为抓手,构建起人才聚集发展新高地。
财力有限,但天桥区对人才从不“吝啬”,曾专门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每年都将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经认定给予50万至5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对国内外顶尖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综合资助。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的,给予50万至500万元科研资助,入选市、区级重点人才工程的,管理期内每月发放3000元区政府津贴。全区形成了以高端人才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聚高端人才、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的局面。
根据《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到2022年,济南将打造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未来,天桥区将以融合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作为新的战略目标和创新抓手,加快机器人高端产业机制建设,抢占机器人这颗“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为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加快数字经济建设提供“天桥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