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济南市黄河北岸的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汇集了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现代物流四大产业,在上万从业者里有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和技术研发人员,在本行业执着坚持与追求,以精品造福于民。
济南百福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工程师王龙会在讨论时说道:“成为学习型工匠,是我给自己树立的目标,只有不断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学习中寻找创新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做出顶级的制冷产品,让我们百福特品牌发扬光大。”
2021年5月份,百福特接到国内某知名连锁商超的一个订单,客户对设备精准控温、换热效率方面要求严格,而且工期紧张。公司设计团队不分昼夜地组织研发,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推翻,一次次再实验再论证,终于成功推出了一款商用高效冷风机,全方位满足了客户需求。这款机器采用高效内螺纹TP2铜管,配置带有亲水涂层特殊专业设计的翅片,通过严苛的检验,于2021年获得了国家商用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验收报告。同时,这款商用高效冷风机的设计还获得了专利证书,在技术上应用上有了更大突破。
环亿生物研发团队从菌株、菌种和菌群三个层面,利用培养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掌握不同生长环境发酵食品中的乳酸菌及其代谢特性,进而建立强大的菌种资源库。他们生产益生菌原料菌粉从发酵到离心再到冻干需要整整三天以上的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技术人员随时跟踪、监测每一个阶段的曲线波动,每一个阶段特性。在生产的过程中,还不停地去摸索,直至生产出好的产品。
如今他们生产的肠道、抗幽门螺旋杆菌、睡眠、儿童、女士、男士等九大系列36余款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16益生菌深度发酵获得国家金桥奖,2021年发起并制定了我国灭活益生菌团体标准,产品都以良好的效果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因为产品原料很多是从海外进口,生产成本较高,每每有人提出进行降本替代时,杨森健对此有着近乎执拗的态度,他说:“做最好的营养食品是我创业的初心,消费者愿意花钱买你的产品,吃你的产品,这是多大的信任,无论发展到什么时候,我必须坚守这份初心,对得起这份信任。”在他的坚守下,产品不断升级换代,谷物多肽从1代升级到第14代。中央电视台以“坚持自然尽善尽美”为题对公司进行宣传报道,报道中对杨森健如此评价:“他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
如何提质降本增效是他一直考虑的问题。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骆伟伟带领部门完成授权专利5项,完成车间改善项目70余项。在抢抓大额订单的生产过程中,他就发现原料的搬运和称量过程不仅浪费较多的人力,员工的劳动强度也大。他苦思冥想,查找资料,和供应商多次探讨,设计出一整套解决方案。经过前期的小批量测试,使用新的方案后,节省了50%的人力,缩短了运输时间。在生产管理方面,因为从事贵金属行业,所以他在生产过程中提出“1克都不能放过”的口号,同时通过梳理流程,制定标准,严格考核,将公司产出率从99.2%,提升至99.9%,提升0.7%,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也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如今园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从业者崇尚工匠精神,也接过工匠精神传承的接力棒,以精益求精、执着奉献的精神,擦亮质量至上品质至上这块金字招牌。正如企业党委书记王霞表示,今后“两新”党建工作中,要强化对于工匠精神的教育和宣传,深化开展“我是党员我是工匠”活动,只有园区的每一位从业者都积极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学习掌握先进技术,力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才能更好地推动园区高质量,为践行黄河战略实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