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加速崛起
发布时间:2016-06-21 12:48:17 作者:潘延虎 来源:济南日报

  抢抓“北跨”发展机遇,高擎科技创新大旗,16个重点项目加速建设,三大产业平台初具规模,确保实现今年“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的目标———

  6月21日至22日,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会暨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济举行,包括多位国家863计划专家在内的全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精英们开展学术研讨,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把脉问诊,向园区企业推介先进的科研成果项目。这是园区策划组建由高校院所、新材料企业、鑫茂集团、园区管委会、银行及风投、创投等机构组成的产业联盟,全面推进园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项探索。


  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对加快实施“北跨”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加快实施“北跨”的意见建议被确定为市人代会唯一议案;去年3月19日,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确定了积极推进“北跨”发展的重大战略,并成立“北跨”指挥部;天桥区委、区政府提出举全区之力打造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全面加快“北跨”战略实施步伐。今年3月1日,16个重点项目在园区集中开工。日前,记者驱车在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采访时看到,施工现场处处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天桥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洪海告诉记者,新材料产业园区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加快“北跨”战略实施的龙头项目,各项工作都在加快推进,确保实现今年“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的目标。


  三大产业平台初具规模


  3月1日开工的16个“北跨”重点项目,总占地1886亩,总投资133.1亿元。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200亿元、利税超过20亿元。到目前为止,园区开工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其中产业平台和产学研基地是主要支撑项目。济南鑫茂·齐鲁科技城、济南新材料交易中心和济南新材料科技园就是园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建设、三年见成效”的工作目标,重点推进的三大新材料产业平台,目前已初具规模。建成后,将具有巨大的产业和企业承载力。


  济南鑫茂·齐鲁科技城由天桥区和天津鑫茂集团合作开发建设,分为孵化器区、加速器区和产业化基地三大区域,是以科技孵化器为起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实体经济为目标的新材料产业“园中园”项目。双方合作的总体目标是实现7个“1”,即占地1000亩、建设100万平方米、投资100亿元、建设1个国家级孵化器、引进企业1000余家、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年利税10亿元。一期工程计划建设26.4万平方米、28幢工业和公共建筑,目前开工17.8万平方米,预计10月份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年底建成投入使用。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该项目原计划分三期建设,除一期工程年底投入使用外,项目单位认为济南市投资环境好、项目发展势头好,决定对二期、三期进行合并,“三步并作两步走”,加快项目推进。


  济南新材料交易中心项目是我省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新材料集中交易中心,承担对济南及周边六市的新材料集中交易职能。项目总用地面积180亩,总投资6.5亿元,包括交易中心和仓储区。项目建成后,引进年纳税额不低于40万元的80至100家批发企业入驻,以在线交易和大宗批发业务为主。预计年营业额不低于40亿元,利税不低于1亿元。记者采访时正在下雨,15台塔吊、2台打桩机仍在作业。目前,该项目31栋楼中有29栋已开工建设,9栋楼体主体完工,预计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济南新材料科技园项目由天桥区自筹资金建设,总用地12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工程主体包括研发办公服务区、中试和产业化区两部分。项目建成后主要承接国家胶体中心、山东大学材料学院、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所等单位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以及新材料产业领域内的产业化项目,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厂的“桥梁”。该项目自3月1日起开工建设,一期2万平方米主体已封顶,二期8万平方米正在开工建设。目前,山东师范大学工程中心、美高新药特药研发平台及产业化项目已经入驻。


  实体经济项目稳步推进


  园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实体经济项目自然是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鑫茂·齐鲁科技城就是以发展实体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的“园中园”项目。目前,新材料产业园区正稳步推进16个实体经济项目建设。


  山东卫佳德医疗器械公司项目属于中美合资的高新技术项目,引进美国的新材料专家,采用美国专利技术,在手术刀、输液器等医疗器械表面覆盖一层纳米银离子,使器械可多次使用,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该项目建筑面积仅需60平方米,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利税不低于2000万元。为满足企业的急需,园区专门腾出了办公用房,目前装修已完成,7月份安装调试设备。


  犀牛高分子项目生产高分子材料特种轮胎等产品,以及填补了国内空白的生产矿用高分子材料密封圈。项目占地56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年产值5亿元,利税1亿元。


  山东建邦新材料产业基地及年产50吨银粉及银浆生产线建设项目,占地300亩,总投资12亿元,由建邦集团与山东大学和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一期工程占地20亩,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今年底竣工,一期工程主导产品转化国家胶体中心高结晶性银粉及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银浆项目。


  此外,园区还有天诺光电、山东美克新材料、静脉新天地等8个实体经济项目也在建设中。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山大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研发中心,依托山东大学的科研力量,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学研基地,计划3年内推出18项高新成果在园区进行产业化。目前,一期工程实验楼6000平方米、生产车间3800平方米已建成交付,二期工程10000平方米生产车间已开工建设。记者在该中心看到,五层的实验楼已经建设完毕,大部分房间内已经配置了实验仪器,大厅内还放置着40余箱设备仪器正等待“入住”。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研发基地和产业示范园,主导产业为LED有机硅材料的产业化、光电封装用固晶导电银胶的产业化、电子信息用高端银粉银浆的产业化。这三个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利税6.5亿元。目前,一期27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1900平方米实验楼已交付使用。


  山东师范大学工程研究中心及产业化项目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依托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院建设,研发团队110人,包括工程中心和功能纳米荧光探针项目产业化初期,预计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其中,功能纳米银光探针项目可实现活细胞内3种肿瘤标志物的同时检测和成像,有效提高癌症早期诊断的可靠性,填补了国内空白,量产后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整个科技园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利税2.2亿元。以后,中心每年推出两项科研成果在园区进行产业化。


  这三个项目,都是由园区投资建设硬件平台,与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共同构建的园区科研核心。


  园区探索建立新材料“产学研、政资介”联盟,就是为了全面推进新材料产业项目的引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他们策划组建的产业联盟,将由高校院所、新材料企业、鑫茂集团、园区管委会、银行及风投、创投、战投等机构组成,全面推进园区新材料产业发展。


  招商引资瞄准“一大一高”


  在加快项目建设速度的同时,新材料产业园区紧盯“一大一高”招商引资。“大”即是国际国内500强企业投资的、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龙头大项目,“高”即是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所包含的12个专业的新材料类高新技术项目,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把园区建成设施完备、服务完善、特色突出的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园区。


  继续引进产业平台。一是光电子产业园。发展光电子芯片、高性能超级电容材料、航空航天电子元器件三大专业。项目建成后引进600家高新技术企业,构建光电子、高性能电容材料、航空航天电子元器件三个产业集群,形成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商务配套三个板块。总投资100亿元,总用地面积100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47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6.80亿元、利税5亿元。二是云计算科技园。总用地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50亿元。其中,云计算服务体验中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计划3年建成。将引进思科、甲骨文、惠普等国际知名大型数据库公司,带动国内云计算上下游公司进入,通过公共服务、云计算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孵化及投融资服务等获取投资回报。预计年产值80亿元,完成税收5亿元。


  园区内的鑫茂·齐鲁科技城对进驻企业项目的科学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年产值等均有严格要求。科技城内还为初创企业提供独栋楼宇式厂房、庭院式厂房、单元式厂房和综合式厂房,占地面积小到几十平方米,大到几千平方米,厂房内均配有客货两用电梯,满足企业员工及货物上下楼。“一个企业一栋楼、一个企业一单元、一个企业一个院”的建筑载体模式,能够满足各种类型企业的不同需求。


  “我们有了研究人才、企业管理人员、产业化建筑载体,然后将研究成果定期发布推荐,吸引投资商,这样就形成了园区特有的‘产业、平台、资金、团队’发展模式,给新材料行业带来井喷式发展。”园区负责人说。


  据介绍,园区招商引资的目标是到2015年底,引进省级以上知名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中心20家,引进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60家、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企业100家,其中上市公司10家。新材料产业年工业增加值40亿元,销售收入150亿元,税收8亿元,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一。为确保实现目标,天桥区各职能部门积极为入园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区国税系统还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涉税问题和困难,指导帮助企业防范和控制税收风险,降低税收成本。


  天桥区委书记毕筱奇表示,在承接新材料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具有区位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方向明晰、科研力量和产业集聚、政策优势明显五大优势。将举全区之力加快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力争把园区打造成最具专业特色、全国一流的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园区。